达夫(好居网用户)
5407天前 / 阅读 :
12月7日,北京年度最抢眼球的热点地块——中服地块第二轮招标工作,在低调中进行。
根据当日的开标结果,中信地产以63亿元的报价,成为Z15地块的最高报价者,而参与此地块竞争的万达集团报价仅为45亿元,低于50.575亿元的底价。中信地产拿下Z15地块几成定局。
神秘开标
早晨七点半,方正集团的相关人员就已经到达北京市国土局。该公司投标负责人向笔者表示,“第二阶段招标才是最关键的”。该招标负责人身旁摆放着两大箱标书,足以体现该公司对本次招标的重视。
然而其他的公司就显得比较神秘。有的公司存放标单的箱子看不到任何公司的说明,有的上面有说明但是被工作人员遮得严严实实。当然,对于报价,他们更是一个字也不肯透露。
9点30分,0210拍卖厅的门被打开,相关工作人员开始入场,随后各公司开始准备入场投递标书。媒体记者们也进入了拍卖厅,但是刚坐下不久,就接到了工作人员的“逐客令”,除了工作人员外的所有人都被“请”了出去。
根据北京国土局公布的开标结果,6幅地块中,出价最高的分别为泰康人寿和标准投资集团联合体、生命人寿与联通投资控股集团联合体、安邦财险与和谐健康保险公司及标准投资集团联合体报价等11家企业联合体以及中信集团。
六宗地块最高报价合计达到238亿,其中,中服地块最高报价超134亿。
中信的胜筹
由于中信在此前的第一轮招标当中,拿下了5个地块的第一名,因而成为第二轮竞标的关注焦点。
果然不出所料,中信报价63亿元,成为此次CBD地块集中出让当中,出价最高的一个报价。加之其竞争对手万达的报价低于出让底价,Z15地块花落中信几成定局。
CBD核心区Z15地块面积为11478平方米,容积率达到30.5,建筑规模也达到35万平方米,在6幅地块里,Z15地块的体量最大。
Z15地块的报价过程跌宕起伏。万达的报价不及招标底价,现场一片唏嘘、感到颇为诧异;随后中信的63亿报价,引发现场“哇”声一片。
相比中信的志得意满,另一夺标热门企业远洋地产则显得失意得多。
远洋地产和汇丰银行联合体参加了Z6地块招标。该地块招标底价为27.455亿元,规划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。安邦财险、生命人寿、安邦人寿和标准投资集团联合体开价39.9亿元,远洋地产和汇丰银行联合体38.1亿元,北京中农投资联合体开价42.75亿元。
从报价上看,远洋地产和汇丰银行联合体排名第三,其获胜希望不大。
链家地产首席分析师张月表示,CBD地块成了金融企业的投资盛宴,很少有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实力体现了,由于该项目需要自己持有10年,大多数开发商都知难而退,参加投标的企业也都捆绑金融企业,准备联合持有。
低溢价的悬机
吸引了公众大半年眼球的中服地块出让事件似乎在平静中收官。
在这次招标中,中信地产报出了63亿元的最高价,但也只比底价50.575亿高出25%。其参与竞标的Z15地块土地面积1.1478万平方米,规划建筑35万平方米。这样算起来,以中信地产的最高报价,楼面均价只有1.8万元/平方米。
张月认为,此次自行购置土地,算上建安成本,总投入在4万元/平方米左右应该算是比较划算,以此换算,只要成交楼面价在2.8万元/平方米左右,就算合适。而本次招标的6幅地块,楼面价均未超过2.8万每平方米。
笔者调查发现,中服地块“平静”出让背后实际暗藏悬机。首先就是出让方调高了出让底价。2010年1月份,有媒体报道称此地块将底价定在50亿元左右。经过拆分后的中服地块,其出让底价为82.365亿元,较之此前的50亿元提价了64%。
其次,北京市临时改变了中服地块的出让规则,不仅将其拆分为4块,还提出了必须捆绑金融企业,自己持有不得少于10年等系列条件。
笔者从一家参与投标的企业了解到,该企业为第一轮投标准备规划设计方案就花了将近1亿元。20多家企业累计规划设计费就花了10多亿元左右。但是经过第一轮评标,开发商和政府都摸清了对方想干什么,于是大部分开发商知难而退,并没有参与第二轮投标。
政府改变土地竞拍游戏规则,不再让价高者得,同时又通过调高出让底价等方式,保证地方政府一定的土地出让纯收益。由此,地价被锁定在一个区间内,不再是自由浮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