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夫(好居网用户)
5458天前 / 阅读 :
熊市中并不缺乏机会。
9月份以来,已经有更多的内地房地产企业加入“抢地”行列,一如万科和保利等一线房企从年初就开始做的那样。
显然,这些房企都做着“追涨买‘地王’,不如淡季‘捡便宜’”的打算—新政压顶、市场萎缩,对于手握重金者而言,却不失为一个土地储备加仓的良机。
左手卖房 右手购地
10月14日,上海举行了一场热闹的土地拍卖会,7幅地块除了吸引“万保金招”四大金刚之外,绿地、华侨城等大腕儿也适时出手。
激烈的现场,几乎让人忘却“沪十二条”的“利空”消息抛出才仅有一周。其中,航头中心镇A1储备地块引来39家开发商领取申请书,18家开发商现场竞拍,最终竞得者金地联合体付出了溢价328%的代价;而徐泾镇徐盈路东侧B4-01地块被仁恒拿下,溢价率为431%。
事实上,“9·29”新政后买地的房企不乏其人。10月8日,雅戈尔(600177)、华业地产(600240)和张江高科(600895)三家公司发布了拿地公告,合计动用资金约逾57亿元。而10月9日,央企中粮地产(000031)也以31.2亿元的价格拿下了沈阳市皇姑区一块被称为“绝版黄金地块”的商住混合用地。
房企在土地市场上的“凶猛”,同其前三季度售房的市场表现几成正比。万科、保利、绿地、恒大等企业,都是“左手卖房,右手购地”。
在“地王”四起的2009年,低调谨慎的万科全年获得的新增项目共44个,权益规划面积仅为1036万平方米,共支付地价款约241.8亿元,一度被外界视为“保守”和“踏错节奏”。但在2010年,万科前九个月累计拿地的总金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总量。万科累计新增项目为56个,合计支付地价约345亿元。
而保利地产(600048)也不甘示弱。10月12日,杭州,在“限购令”新政后的首次土地拍卖会上,保利就以6153元/平方米的楼面地价“捡了个便宜”,购入下沙沿江地块;当天下午在南京,又以7.6亿将城东仙林湖板块的G34纯住宅用地收入囊中。整个9月共获得9幅地块,总新增土地面积达82万平方米,需支出地价款近百亿元。
上海国企背景的绿地,也于9月连续在上海、北京、大连、武汉等地的土地市场上攻城略地。先是以3.26亿元投得上海城桥31号商务办公楼基地地块,九月中旬,又以25.8亿元的价格竞得北京大望京地块;9月27日,绿地以12.8亿元竞得武汉汉阳区地块,9月单月的拿地金额已几近60亿元。
“全国性布局、不会因为一个城市的销售冷淡就造成资金紧张,整体销售良好,资金充裕,几乎是以上积极购地者的共同特征。”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总监宋会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,“而像万科这样的企业,今年土地消化比较厉害,肯定是需要补充的。”
万科、保利等企业都在今年录得史上最佳的半年或是单月销售记录。而根据中国房产信息集团联合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共同发布的《2010年前三季度中国房地产企业住宅销售排行榜》,目前活跃在土地市场上的万科、保利、绿地、绿城、金地等房企,均在这个榜单的前20席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