达夫(好居网用户)
5549天前 / 阅读 :
三套、四套房贷引起社会关注,并不是因为大众干涉银行赢利来源,而是因为放松投资性购房贷款,将意味着银行推动投资性购房,房地产调控有可能无疾而终。
最近发生的一系列澄清事件让人回味无穷,显示了银行以推诿责任为第一要义。
7月12日晚间,在“三套房贷重启”传闻来源地,上海市银行同业公会表示,上海各家银行严格按“二套房”标准执行房贷政策,并未出现松动迹象。7月13号,工、农、中、建、交五大行称,目前对于购买第三套房仍无法提供按揭贷款。但央视财经频道记者在沪、杭、深等地采访表明,被采访到的银行都在打擦边球,并没有停止投资性购房贷款。
媒体调查是舆论监督的重要层面,作为银行与银行的监管机构,绝不能一推了之。银行到底有没有违规,应该以数据说话,放开民间监督平台,而不是以自查自究式的不承认,否定一切质疑。
事实上,各地、各银行对于三套房贷的规定大不相同。如深圳市银监局并未“叫停”三套房贷,在全国范围内,仅有北京等少数城市明确停止了第三套房贷,而深圳一直没有“一刀切”过。
现在的问题是各行大打擦边球。
首先是不该放松的地区放松了。虽然住建部否认了“三套房贷政策放松和退出”的消息,但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调查发现,对于三套房贷,目前北京地区不同银行有不同政策。工、农、中、建四大国有行目前均不受理三套房贷款,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,三套房政策则比较灵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