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晔(好居网用户)
3200天前 / 阅读 :
【好居网】9月26日,由北京国际设计周组委会、中关村中安安防产业发展促进会联合主办,北京蓝盾世纪信息咨询有限公司、北京元美传媒科技有限责任公司&非常设计师网、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北京∙达福康承办的2016北京国际设计周-设计市场主题《绿色健康 智慧生活》论坛在北京中华世纪坛B段地下一层小剧场盛大举行。来自智慧城市产业投融机构、地产、建筑设计、安防、消防以及大健康相关领域的领导、专家学者等共聚一堂,火热开聊。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新三叠事务所总建筑师阮亚琼的主题演讲。
阮亚琼:
很荣幸有这样的一个机会做工作和生活的分享,我是来自新三叠建筑与室内建筑师阮亚琼,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旅行居住的意义,体验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。简单地说,我们这个题目还有一个大的前提,我们最近做的一些,不能叫学术性,这个题太大,我们做的幸福建筑的1.0版的一个设计的探讨,或者是叫研习,今天通过这样一个会议和专家、同仁共同分享一下。我的工作比较简单,20年前我是传统的设计建筑院的建筑师,10年前从事室内设计工作,这样算起来有20多年了,其实我有40多年,大家很奇怪,为什么会有40多年,你才40多岁,做一个很简单的介绍。
我很少的时候是生长在一个建筑设计院的一个家庭,对我的20年、40年,总结一句话,叫随波逐流。我介绍我自己,好像缺乏一些特别有针对性的案例,我介绍一下我小时候的童年,这样的介绍可以拉近跟大家的距离。在座的每一位朋友他们认为他们的童年都是独一无二的。大家看这个图,大家会说我喜欢美女,其实我想告诉大家,我喜欢这个方格子,我只要监护方格子的美女,我都会有所感动,我会告诉大家,我为什么喜欢方格子,这是一张纸,这个纸还不是我要找的一张纸,这个纸是我父亲给我的一张纸,叫做建筑结构计算书,在座的应该是有结构设计人员吧,有结构设计师的请举手,这就是一张建筑结构的计算书。在我很小的时候,很厚的一摞计算书,才能建起一栋建筑,所以我找到了小时候的记忆。做了设计师以后有没有这样的憧憬,把自己小时候的愿望实现,像日本的设计师,他喜欢原形,做这样一个方格子的东西,但是最终很遗憾,没有做出这样的作品,他我想说这个词很纯粹。每个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,有一句话我很喜欢,我也跟大家分享,念一下,总会在童年的某一个时候,打开门,把未来放进来,我相信我们每一个设计师从事设计工作,都和他曾经的经历是有关联的,它会影响他现在的价值观和设计观。
我刚才也讲了,小时候的经历也会影响我,我今天简单分享一下我们在去年2015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在研习的工作,“幸福的建筑”,简单的说,我们做建设设计都是围绕生活来的,生活最终的目标是什么呢?是人生最终极的一个目标,就是幸福人生。这中间有个小插曲,我研究幸福建筑是我最不幸福的时候,就是我当时是动手术,得了腰间盘突出,当时人的生活是不能自理的,更别说挣钱养家糊口,处在这样一个状态里,正是在这样一个状态里,我开始研究幸福,这个很有意思,因为我的专业,我把这个叫做幸福的建筑。幸福是可以被设计的吗?简单来说不能设计,我们认为好多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,或者是景观设计,都和幸福密切相关的,它不能被直接设计出来,但是可以通过很多手段,创造出幸福的可能,创造出让人感到幸福的建筑。
我们大概提炼了一下,认为是有三种可能性,让我们业内,让我们所有设计师在这三个方面去努力,为更多的人,为我们广大的百姓创造这种幸福的建筑。第一个环节叫愉悦的建筑,第二个环节叫健康的建筑,第三个我们认为是有意义的建筑,这个有意义的建筑,我多说两句,其实谈生命的意义或者建筑的意义,有几种概念,第一个就是关于宇宙,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,你生活在地球上,所以刚才有一个老师讲的非常好,关于生态的,关于环保的,这就是有意义的建筑。还有一个意义,就是人与人的关系,这个世界上人与人的关系,除了人跟宇宙之外,我们上升一下,我们认为人际关系,人跟人相遇相知应该是我们建筑研究的可能性。第三个说意义,就是说夫妻,这个除了人与人之外,还有男人跟女人,家庭的和谐都是能感受到人生的和谐和意义的存在。
有一句话说幸福是需要内在去修炼的,或者内在散发,我们认为是心理的,情绪的,还有一种实际上是幸福,或者幸福的建筑需要外在的,这个外在的建筑有几种,一种是健康的身体,还有一种是充足的食物,还有一种是中等的财富,这个是我们很多人追求的。最终一点就是说有意义,就是人跟人之间的良好的互动关系,这个话不是我说的,这个幸福的观念是(英文)。
我们简单看张画,是美国的杜兰德(音)画家,在一个悬崖边上一个壮丽的场景,大家能感受的是什么吗?简单说,这个是一个自然环境,自然环境是很能够影响人的心灵,我们想拿这张画来说明一个什么概念,人工环境,也就是建筑环境同样能影响人的心理、生理,能给人带来不一样的心理变化,健康建筑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,或者是幸福建筑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。这个画面其实很简单,悬崖边的两个人看到这种非常壮观的自然,激励他们之间一种崇高的念头油然而生。这样用大自然的东西能教导我们用谦卑和善意尊重我们周边,尊重我们的人,超越我们人,超越我们的东西。这张大家都熟悉,希特勒,据说希特勒曾经报考建筑系,这个不知道是真还是假,这张画拿出来是什么呢?其实是我对刚才观点的一个辩证的思考,就是健康的建筑或者说我们叫幸福的建筑,它的限度是有限的,我们大家不能够把建筑的很多问题,把我们很多的形态归咎于建筑,建筑做的是有限的,它不是一种法律更多的是一种暗示和建议,这是我们对建筑有辩证的看法,它不是包揽天下,它不是万能的。
研究比较对我们自身来说,有很多体会或者很多触动,关于生命体验,这一点。框架就不过了,简单来说还是刚才那句话,你小时候很多生活决定了你很多对美的判断,你的美的经验,对美学的经验都来自于小时候。还有你的生物的一种本能,有一位美国的哲学家叫约翰德威(音),他的弟子大家都知道,就是胡适,他对审美经验的体会,就重点谈到个体的生物性体验,这也是健康建筑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。
这张照片的它的名字叫“走向低电源”,从黑暗走向光明,这是个体的对建筑环境的一种影响,首先有一个小小的避难所,刚才那位很有激情的设计师讲的这个观点,我也非常赞同,他讲的非常棒。应该是先有一个很好的保护,我们需要生育,我们需要男欢女爱,这种都是相对黑暗的地方,由此更多地会向往光明。
在生活中看到很多曲折的小路,甚至看不到边界的小路对我们也有触动,建筑也一样,它是一个小的住宅,它像生命细胞一样,有很多的转折,这样的转折其实对人的生物性的影响也很大的,刚才这个概念叫探索与诱惑,为什么曲折,经过看到设计师,包括我自己也会犯很多挫折,为了曲折而曲折,为了曲线而曲线,平白无故把建筑做得非常张扬,如果我们自己推一下有些还是有道理的,我们需要有些探索和诱惑,我们会拒绝一些比较平淡的生活,我想幸福的建筑也是这样的。下面健康建筑我就不讲了,这次的展区是远洋动产这块有一个很详尽的解释,对于健康建筑这一块。
健康建筑,我推荐一位建筑师,一个国际体系叫(英文)以外,我推荐一位建筑师,是美国五六十年代的建筑师,是瑞特的一个学生,他提倡的就是生物现实主义,建筑一定要跟心灵,跟生物性一定要息息相关。他还谈出一个观点,我们老祖宗说最多,就是天人合一,他说到天人合一,就是说你不要过于忌惮风雨雷电,这里边有一个小故事,他做了第一个住宅,要去打伞上卫生间,当时有很多建筑师对这个设计进行批判。反过来我们说健康建筑,就是人尽可能要跟自然多产生一些互动,我们有很多的疾病其实跟自然的力量有关系,比如说空气的问题、阳光的问题,包括食品的问题,跟自然的力量息息相关的。我们现在科技发展到现在,更多的问题跟自然过于脱节了,我们有非常好的空调,非常好的暖气,舒适度是极高的,但是我们减少了人的自然的互动,所以我们人的身体出现了毛病。我理解的健康建筑,这个我认为有核心的,就是保持跟自然的互动,不能完全被科技包裹着。这些直接浏览一下,这是讲通风的,这是日照的。这个表格是我去年一块写健康建筑的一个朋友,他叫和生(音),大家记住他的名字,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学术者,他和我一块研习建筑里面的空气、环境,以上表格内容是他总结的,他的观点,空气一定要全方位防控。
下面浏览就OK了,最后过一下,这是我做的一个项目,左边是一个草堆,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玩的,右边是一个星空,是我小时候睡在床上最仰望的东西,跟我6岁有关系,我6岁以前都在农村长大,所以我就开始做一个乡建的项目,这是我们今年自己设计,自己投资的一个项目,叫做北戴河艺术村,我们是整体设计者,同时也是民宿客栈的一个投资人和设计人。一共邀请了十位设计师共同打造,希望打造一个有社区概念的民宿客栈,对我们的客栈,有一个民宿很有名,这个民宿现在是非常顶尖级的,确实为高端人去准备的。我们跟它最大的区别是为中等基层的人准备的,为平民准备的,我们价格定位在400到600之间。莫干山是人跟自然的关系,强调的是宗教的概念,我们北戴河做的思路,回头在展厅可以看到这个情况,大家如果有兴趣。
我们北戴河艺术区最大的,我们是关于伦理境界的,我们关于文明美学的,我们是关于的旅行过程中人内心的一种东西,更多的是艺术,回头大家可以交流一下。我们发布的客栈众筹活动,这个民宿客栈叫做“星点草堂”,这是跟我小时候有经历的建筑。这是我们做的草堂的一些草图,我想念一句话跟在座的所有人分享一下,这是日本的一位设计师,叫新野道夫(音),这是他生前拍的一张图,一个熊,他最终被熊给吃掉了。每天忙着生活的同时,有另一种时间悠悠流淌,他最喜欢旅行的,我送给大家。明年的春天,星点草堂,欢迎大家去,我给大家发卡。